主題: 高貴典雅 中國古代玉文化

  • 美佳瑞
樓主回復(fù)
  • 閱讀:1558
  • 回復(fù):1
  • 發(fā)表于:2012/9/15 10:39:28
  • 來自:中國 甘肅 平?jīng)?崆峒區(qū)
  1. 樓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該作者
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嘉峪關(guān)社區(qū)。

立即注冊。已有帳號? 登錄或使用QQ登錄微信登錄新浪微博登錄

     “玉”字始于我國最古的文字,商代甲骨文和鐘鼎文中。

        漢字曾造出從玉的字近500個,而用玉組詞更是無計其數(shù),漢字中的珍寶等都與玉有關(guān),后世流傳的“寶”字,是“玉”和“家”的合字,這是以“玉”被私有而顯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價值。   “玉”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個美好、高尚的字眼,在古代詩文中,常用玉來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。如:以玉喻人的詞有玉容、玉面、玉女、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詞有玉膳、玉食、玉泉等以玉組成的成語有金玉良緣、金科玉律、珠圓玉潤、拋磚引玉等,有關(guān)玉的民間傳說和故事如《和氏之壁》、《鴻門宴》、《弄玉吹簫》、《女禍補天》等,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愛的兒女以玉來起名,如賈寶玉、林黛玉,還有多少年讀不厭一部感人至深的《紅樓夢》,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這塊玩石美玉里了,對玉的愛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。

       漢代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中對玉的解釋是:“玉、石之美者。”這一注解從物質(zhì)上(石)和藝術(shù)上(美)兩個方面科學地闡述了“玉”字的概念。

       還有“象三玉之連/其貫也”,即玉象形字初意是三塊美玉用一根絲繩貫穿起來,是豐型,也喻意古人用玉象征萬物,“三玉之連”代表天地人參通。

       形容玉的種類豐富多彩,可謂之“千樣瑪瑙萬樣玉”。說明玉的天然美不以人的意志為轉(zhuǎn)移,可謂之“美玉可遇而不可求,可一不可再”。表示玉的經(jīng)濟價值為它物所不及,可謂之“黃金有價玉無價,藏金不如藏玉”。

      玉的文化就是中國七千多年的文化,它是唯中國深奧的一種特殊文化,它充溢了中國整個的歷史時期,有關(guān)她的趣聞,更是豐富多彩,光怪陸離,足見中華民族愛玉至深至誠、至迷、至癡。因此而形成了中國人傳統(tǒng)的用玉觀念,這就是尊玉、愛玉、佩玉、賞玉、玩玉。

       玉之潤可消除浮躁之心,玉之色可愉悅煩悶之心,玉之純可凈化污濁之心。所以君子愛玉,希望在玉身上尋到天然之靈氣。

      玉乃石之美者,色陽性潤質(zhì)純?yōu)樯掀贰毷踩绱。其價值高低并不完全取決于成份,翡翠白玉中不值錢的為多數(shù)。如同人一樣,哪個民族都出英雄。好玉乃石之珍品。

      



  
  • 老斯
  • 發(fā)表于:2012/9/16 10:43:35
  • 來自:中國 甘肅 酒泉 敦煌
  1. 沙發(fā)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該作者
(0)
(0)
  
帖子已過去太久遠了,不再提供回復(fù)功能,請勿嘗試回復(fù)。
""